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周明德

日治時期第一位台籍氣象士
周明德
我家上方的老厝邊
也是我很敬重的老人家
只是他退休後移居美國多年
所以過去對他一直不熟悉
老人家對淡水過往事務非常熟悉
因為他一直有作文字紀錄
"風起雲湧"是他回台後官方幫他出的書
講述了很多淡水歷史
晚年住進雙連安養院後曾跟我說
"老人家要認份~
該住安養院時就要住養院.這是沒法度的代誌"
 

阿琴

阿琴
年輕時嫁來重建街的宜蘭媳婦
再熟悉不過的厝邊了
以前公婆在重建街同善公前擺菜攤
後來清水街興起
老公他K向鄰居租了這個轉角
成了清水街頭第一攤菜攤
也已經快40年了


黑狗(阿祥)

陳登祥
如果他的本名我沒記錯的話
小時候的鄰居及玩伴
再熟悉不過了
阿祥是我們叫的
黑狗則是河邊漁民的叫法
應該是1990年吧
某個早晨他趁空擋坐進渡船駕駛艙時拍的
沒想到四年前在自家樓下被無照國中生撞
當下沒多久就離世了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意外認識的女孩

那一天在淡大的畢業典禮行列中
看到這女孩的小瓜呆髮型
印象深刻只是沒機會近拍
誰知
當天下午她和一位同學慕名走進店裡
說離開前一定要和我認識一下
於是用口琴吹奏一曲
作為見面禮
我則回以此張特寫照 
(應該是2015年的事了~)

和利米店

和利米店
淡水公館口祖傳三代的老牌米店
這張攝於1998年
淡水中正路即將拓寬的年代
阿婆一早就來買米
還不忘跟小老闆展示她不久前剛做的假牙
這裡的客人大都是一代傳一代的
所以誠信是最為重要的生意原則
(大約2年多以後.阿婆的家人來買米時順便跟小老闆說.阿婆在不久前於睡夢中遠行了)

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舊漁港的河堤

淡水舊漁港的河堤
是淡水河岸最為原滋原味的一段
以前的人都是這樣坐在河邊看海聊天的
#淡水漁港 #淡水舊漁港河堤

充滿希望的河口

淡水的地理很重要
十九世紀時是歐美列強垂涎的港口
現在則是賽鴿海上競翔的登陸點

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

絕響的農漁夫

盧金樹
年逾八旬的老翁
是此地區典型農漁混做的在地人
這輩子都是倚靠左側後方的1~2分耕地
及此公司田溪口圍網捕魚為生
只是耕地現今早已成新市鎮
溪口也因環保人士舉報
無法在此漁作 
成為絕響的農漁夫

小鎮的人情味

走在小鎮街上
總能和熟識的人不期而遇
是生活在淡水最為迷人的地方
像我隨便走一趟街上
如果沒碰上三個熟人
就感覺那趟很落漆

倚靠

無論在哪裡
給老人家一個可以倚靠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難怪菜市場附近的站牌鐵柱子
總是光亮無比

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

淡水夕陽的搭檔

若好花也需綠葉來相伴
那麼舢舨船就是淡水夕陽的最佳搭檔
少了這艘福來兄的舢舨船
相信淡水夕陽的景色
將會遜色不少 
#淡水夕陽

沙崙總站

從40多年前
指南客運進入淡水之後
就一直以這裡為總站起點
這裡的街景也一直無太大變化 
在這裡搭車就很爽
永遠有座位
這天路面剛新鋪沒多久
有一種簡潔寧靜的氛圍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9℃的淡水巷弄

有時候
拍照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生活記憶

永遠都會記得9℃的這天
過兩天就是春節了
自己一個人在這個角落站了一小時
 不時地盯著不斷起霧的觀景窗
手指頭都快凍僵了
為的是要定格住像這樣的瞬間

戲院的街頭看板

沒手機的年代
想看電影就很倚賴這個
而戲院看板也像藝術海報般
點綴著淡水小鎮的街景
讓小鎮多了些許的文化氣氛

小時候的戲院記憶

小時候非常喜歡看電影
因為戲院是看見世界的窗口
記得曾經在夏天的淡江戲院遇到停電
院方打開銀幕下方的窗戶通風
當時看出去的
就是這個景象
另類的電影了~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城市遊俠

單車
城市裡最為自由自在的遊俠
可以自由地穿梭馬路或人行道之中
不會被開罰單也不用停車費

滿足的時刻

背影像無聲的語言
總較能打動人心
很多友人均說很喜歡這張
是啊~
對一生務農的傳清伯來說
坐在田邊
望著自己辛苦耕作的農田
應該是最為滿足的時刻 
#淡水紀實攝影

早晨河邊速寫

這樣的照片
大都是每天騎單車河邊散步
信手得來的作品

河岸邊的童年時光


現在的小孩子是幸福的
記得小時候
能擁有童車的
總是眾人羨慕的對象
 不過話說回來
那時候的小孩子
自由度比較高
可以成群結隊的
去玩很多現在小孩子不被允許的遊戲